四千二百二十章 创新者,永远年轻-《军工科技》
第(1/3)页
【修改版】
刚走进大厅,一股带着淡淡培养基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
实验室主任赵博士正带着科研人员工作呢,见众人进来,连忙起身迎接起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欢迎莅临我们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
我们这座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是由公司投资建设的一座用于研究极端环境生物的实验室,这也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也是科研成果最多的一座实验室。”
“大家请跟我来,接下来我向大家展示我们实验室的部分科研成果。”说着赵博士带着众人开始在实验室里产管起来。
偌大的实验室被分为了众多小区域和小空间,这些区域和空间内安放着各种科研设备,还有各种大小尺寸的培养舱和培养皿,培养箱。
走到一个透明培养舱前,大家停下了脚步,培养舱里,淡粉色的菌落在琼脂上蔓延,舱壁屏幕显示着环境参数:温度-12℃,压强60MPa,模拟的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环境。
周院士立刻被吸引过去,指着培养舱里游动的微生物问道:“这是从深海热液口筛选的嗜热菌?看着形态有点像古菌。”
“您眼力真好。”
赵博士赞了一句,然后点头讲道:“这是我们几年前参加远洋科考项目从南海1200米深的热液区采集的菌株,经过三代驯化,现在能在121℃的高温和50MPa的高压下稳定繁殖。
它的细胞膜里有一种特殊的脂类,能抵抗极端压力,这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耐高温高压的微生物。”
一位来自生态环境部的专家指着旁边的红色液体培养基问道:“那这个呢?颜色这么深,是高盐环境吧?”
“是柴达木盆地的盐湖样本。”
赵博士调出屏幕上的数据说道:“这里模拟的是含盐量28%的卤水环境,比死海还高5%。
您看这些红色的嗜盐菌,能把卤水里的钾、锂离子富集起来,我们正在用它做盐湖提锂的生物工艺,传统化工提锂成本高,还污染环境,用这种菌,锂的提取率能提高32%,而且全程零排放。”
第(1/3)页